一、變頻器電流輸出參數設置?
變頻器參數
變頻器的參數設定在調試過程中是十分重要的。許多初次使用變頻器的用戶,因為不十分了解這些參數的意義,再加上列出的設定參數又比較多,對如何設定變頻器的諸多參數有些不知所措。對于這些用戶,需要掌握變頻器參數設定的基本知識:哪些參數需要在試運轉前設定;哪些參數需要在運轉中調整以及調整的適宜范圍;如何防止在調試過程中因參數設置不當造成變頻器的損壞等等。
變頻器參數的分類
1、不必調整可保持出廠設置的參數
2、在試運轉前需預設定的參數
3、在試運轉中需要調整的參數
常用的變頻器的參數有
1、控制方式:
2、最低運行頻率:
3、最高運行頻率:
4、載波頻率:
5、電機參數:
6、跳頻:
7、加減速時間
8、轉矩提升
9、電子熱過載保護
10、頻率限制
11、偏置頻率
12、頻率設定信號增益
13、轉矩限制
變頻器怎么設置參數_變頻器的參數設定步驟
變頻器參數設置(一)
變頻器的設定參數較多,每個參數均有一定的選擇范圍,使用中常常遇到因個別參數設置不當,導致變頻器不能正常工作的現象,因此,必須對相關的參數進行正確的設定。
1 、控制方式:即速度控制、轉距控制、 PID 控制或其他方式。采取控制方式后,一般要根據控制精度進行靜態或動態辨識。
2 、最低運行頻率:即電機運行的最小轉速,電機在低轉速下運行時,其散熱性能很差,電機長時間運行在低轉速下,會導致電機燒毀。而且低速時,其電纜中的電流也會增大,也會導致電纜發熱。
3 、最高運行頻率:一般的變頻器最大頻率到 60Hz ,有的甚至到 400 Hz ,高頻率將使電機高速運轉,這對普通電機來說,其軸承不能長時間的超額定轉速運行,電機的轉子是否能承受這樣的離心力。
4 、載波頻率:載波頻率設置的越高其高次諧波分量越大,這和電纜的長度,電機發熱,電纜發熱變頻器發熱等因素是密切相關的。
5 、電機參數:變頻器在參數中設定電機的功率、電流、電壓、轉速、最大頻率,這些參數可以從電機銘牌中直接得到。
6 、跳頻:在某個頻率點上,有可能會發生共振現象,特別在整個裝置比較高時;在控制壓縮機時,要避免壓縮機的喘振點。
變頻器參數設置(二)
變頻器功能參數很多,一般都有數十甚至上百個參數供用戶選擇。實際應用中,沒必要對每一參數都進行設置和調試,多數只要采用出廠設定值即可。
一、加減速時間
加速時間就是輸出頻率從 0 上升到最大頻率所需時間,減速時間是指從最大頻率下降到 0 所需時間。通常用頻率設定信號上升、下降來確定加減速時間。在電動機加速時須限制頻率設定的上升率以防止過電流,減速時則限制下降率以防止過電壓。
加速時間設定要求:將加速電流限制在變頻器過電流容量以下,不使過流失速而引起變頻器跳閘;減速時間設定要點是:防止平滑電路電壓過大,不使再生過壓失速而使變頻器跳閘。加減速時間可根據負載計算出來,但在調試中常采取按負載和經驗先設定較長加減速時間,通過起、停電動機觀察有無過電流、過電壓報警;然后將加減速設定時間逐漸縮短,以運轉中不發生報警為原則,重復操作幾次,便可確定出最佳加減速時間。
二、轉矩提升
又叫轉矩補償,是為補償因電動機定子繞組電阻所引起的低速時轉矩降低,而把低頻率范圍 f/V 增大的方法。設定為自動時,可使加速時的電壓自動提升以補償起動轉矩,使電動機加速順利進行。如采用手動補償時,根據負載特性,尤其是負載的起動特性,通過試驗可選出較佳曲線。對于變轉矩負載,如選擇不當會出現低速時的輸出電壓過高,而浪費電能的現象,甚至還會出現電動機帶負載起動時電流大,而轉速上不去的現象。
二、abb變頻器電流頻率輸出設置?
1.第一步:當本地控制時,按下LOC/REM鍵,當顯示屏上顯示LOC(本地)表示變頻器處于本地控制,即控制命令來自于鍵盤。當顯示屏上顯示REM(遠程)表示變頻器處于遠程控制,即控制命令來源于多功能端子或通訊的方式。
2.第二步:當變頻器處于本地控制時,按下START鍵,此時變頻器處于運行狀態。
3.第三步:當變頻器處于運行狀態時,通過按(上鍵/下鍵)增減變頻器的運行頻率,就可以實現變頻器的速度調節,按下STOP即變頻器停止。
4.第四步:在實際使用時,還需要將電機銘牌的參數包含頻率、電流、電壓、轉速等參數設置到變頻器中,以實現變頻器對電機的功能保護。當然,如果變頻器的功率與電機的功率匹配則不需要另行設置。
三、變頻器輸出電流保護值怎么設置?
變頻器過流保護的原理是一個反時曲線。
即:電流超過越多則產生保護的時間越短,電流超過設定值越少,
產生保護需要的時間越長。
例如,150%的電流,需要60S才保護;180%的電流可能需要2S就保護了。
所以,啟動時短時過流至150%不會跳保護。
一般設置為電機的額定電流就好了
四、三菱變頻器輸出電流設置?
電流輸出參數設定需要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進入變頻器參數設定模式。可以通過按下變頻器上的 MODE 鍵或外部輸入信號切換至參數設定模式。
進入 I/O 設定參數組。通過操作變頻器上的 PRG 鍵或外部輸入信號選擇 I/O 設定參數組。
找到模擬電流輸出參數。在 I/O 設定參數組中找到模擬電流輸出參數。這些參數可能被標記為 I/O 設定、模擬輸出或類似的術語。
設置輸出范圍。根據需要設置模擬電流輸出的范圍。這通常是以電壓形式設置的,例如 0-10V 或 4-20mA。
設置輸出比例。根據需要設置模擬電流輸出的比例。這通常是根據變頻器的電流輸出或電壓輸出設置的,例如 0-10A 對應 0-10V 或 4-20mA。
設置線性性。根據需要設置模擬電流輸出的線性性。這可以確保輸出值與實際電流值或電壓值成比例。
保存參數。保存所做的更改,以便將來使用。
請注意,這些步驟的具體實現可能會因不同的三菱變頻器型號而有所不同。在設定模擬電流輸出參數之前,請務必仔細閱讀所使用的變頻器的用戶手冊,以確保正確操作。
五、變頻器輸出電流大?
一、過電流產生的原因
產生過電流的原因很多,有軟故障及硬故障原因。
1.軟故障原因
當變頻器參數中的加速或減速時間設的太短,電機功率又較重時,就意味著在加速中,變頻器的工作頻率上升太快,電機的同步轉速n0迅速上升,而電機轉速n則由于負載慣性較大而跟不上去,導致轉子切割磁力線的速度太快(相當于轉差過大),結果導致電流過大,引起變頻器過電流。
2.硬故障原因
(1)傳動機構堵轉、運轉不靈活、電機負載太重,進而引起電機的電流增加。
(2)變頻器輸出端短路或三相電壓不平衡,造成三相電流不平衡,而引起過電流。
(3)變頻器自身損壞,如逆變器件的老化,電流互感器誤動作等。
當變頻器與電機間的電纜引線太長時(一般變頻器生產廠家推薦輸出電線為50m以內),將出現出力不夠,為滿足負載要求就需要增加電流;另外變頻器的輸出電壓為高頻狀態,電纜引線可以等效為一個電容,此時線間電容、對地電容由于電纜的加長而增加,如變頻器此時的輸出載頻很高,則輸出衰減就很大,為了滿足負載的要求,就必須增加電流,就有可能導致過電流。
二、過電流的解決辦法
針對上述幾個問題分別采取不同的措施,以避免過電流的發生。
1.在滿足生產設備及工藝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將加速或減速時間增大,從而可避免加速或減速過程中的過電流發生。
2.檢查變頻器、電機、生產設備的匹配是否良好,傳動部分是否靈活,物料是否有卡死現象等。
3.變頻器自身是否完好。三相電壓平衡度是否符合要求,若不符合要求,則檢查變頻器的驅動波形是否正常。另外有些變頻器如丹佛斯的產品,電流檢測環節出現故障,也會產生過電流顯示。而有些品牌的變頻器,即使電流檢測環節有問題,也不出現過電流顯示,這一點在使用中應注意。如果變頻器的逆變主回路器件有問題也會出現過電流現象。
4.當變頻器的輸出電纜加長時,就增加了高頻損耗,使變頻器出力不夠,應采用以下兩種方法去處理此問題。
(1)在變頻器參數上做一些修改。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修改一下變頻器的輸出載頻,降低輸出頻率,減小高頻損耗。另外,可將輸出轉矩提高,以減小高頻損耗的影響。
(2)可在變頻器的輸出端加交流電抗器,可抑制電流的突變,防止過電流。電抗器的選擇,可與變頻器廠家聯系選用與功率配套的電抗器。
六、變頻器有輸出電流沒有輸出電壓?
原因如下
用萬用表直流檔檢查變頻器內部直流母線的電壓,如果正常,說明整流和充電回路沒問題,問題很可能出在逆變器(IGBT)。
如果直流母線沒有電壓或者電壓很低,那說明整流管或者充電電阻燒了。
七、變頻器輸出電流調節怎樣實現變頻器輸出電流和輸出頻率的獨立調節?
不能調節調節輸出電壓和電流 變頻器是利用電力半導體器件的通斷作用將工頻電源變換為另一頻率的電能控制裝置,能實現對交流異步電機的軟起動、變頻調速、提高運轉精度、改變功率因數、過流/過壓/過載保護等功能。 比起其他控制裝置,變頻器的精妙之處,在于頻率與電壓是成比例地改變,即改變頻率的同時控制變頻器輸出電壓,使電動機的磁通保持一定,近似于恒功率調速方式,避免弱磁和磁飽和現象的產生。 變頻器價格雖貴但性能良好,結構復雜但使用簡單,是現代控制電動機啟動運行最優秀的設備。
八、變頻器輸入電流高于輸出電流區別?
在電機側,功率因數一般偏低,一般電機額定工況(額定輸出力矩)的功率因數約為0.8~0.9,小電機會更低,0.75左右。當電機負載較輕時,功率因數更低,電流大多是無功的勵磁電流,在電容和電機之間流動。而輸入側的功率因數會較高,因此輸入電流會比輸出電流小。
因此,電流的大小主要取決于輸入側和輸出側的功率因數。功率因數高的電流小,功率因數低的電流大。
九、變頻器輸出電流和實際電流區別?
1.變頻器的輸入電流是正弦波,輸出電流是方波
2.變頻器輸出恒定的壓頻比,頻率降低則電壓也降低,電流也就大
3.輸入輸出的功率因數不一樣
當時調試結束時,用戶的一個電工拿著卡表先卡了卡入口的電流,然后又卡了卡出口的電流,確實相差非常大。當時是這么解釋的:入口的電流波形是正弦波,而出口的波形宏觀上看起來也是正弦波,但二者有本質的區別,出口的電流(電壓)是由一個個由IGBT高速開關形成的矩形波“合成的”,這樣一來,一般電工用的5級表根本沒法準確測量,如果要看就看驅動器參數。
十、變頻器輸出電流過小?
變頻器的輸入功率因數無論負載大小大多在0.95以上,而輸出功率因數由變頻器的輸出負載決定,當負載功率因數較小(電動機功率因數在0.5-0.85之間)時,變頻器輸出級必須提供大量無功功率,加大了輸出容量,所以在同樣的輸入輸出電壓狀態下,輸入電流會比輸出電流小。負載功率因數越低,差異越大。變頻器有兩個重要的技術指標,也就是輸入功率因數和輸出功率因數。
現代的變頻器輸入功率因數很高可以做到0.98,而輸出功率因數是由所帶的負載決定的。
在一定的負載情況下,輸入功率因數是0.98是不變的,而輸出功率因數是0.7,那么變頻器的輸入電流肯定要比輸出電流小,這是因為變頻器本身能“發出”無功,增大了輸出電流。
實際上輸入的功率肯定比輸出功率要大,機器本身要消耗有功,輸入電流小不等于輸入功率小,這就是功率因數差異造成的。